古建百科
總機:0851-85586648手機:135-9501-7989聯系人:饒總郵箱:2329943692@qq.com網址:www.gzblww.com
地址:貴陽市觀山湖區陽關大道麒龍商務港B座15樓6號
貴州仿古建築,貴陽文物修繕,探討仿古建築的時代特徵

發布時間:2019-05-08
閱讀

中國傳統建築伴隨着華夏文明的源起而產生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卓越的成就,其獨特的建築結構和建造風格是世界建築藝術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建築依照中國建築史學基本觀點劃分爲自原始社會時期至民國時期,民國後至今建築定義爲近現代建築。因此目前仿古建築基本上是指對民國和民國以前古建築的模擬再創、用以還原歷史風貌概況的建築。

對於仿古建築的種類,目前認爲主要有兩種,其一系指仿古建築嚴格遵循古建築的通則與權衡,採用傳統材料和傳統施工工藝,是傳統古建築的復制、衍生、和再現,建築設計要求應做到“神似形似”。其二則指建築外在形式上忠實地模仿傳統建築,並保證建築外觀反映傳統建築的特點,在結構、材料及施工技術方面應用現代建築工藝,是採用近現代建築工藝對傳統古建築的臨摹再創。其設計要求應做到“神似形近”。至於吸收傳統古建築精髓,把古建築特點作爲建築文化的符號特徵,糅合古建築元素的創新設計,嚴格意義上講則不應歸入仿古建築的範疇,而是對傳統古建築的革新和創造性探索。
在仿古建築設計過程中,我們首先遇到的問題是,仿古建築是仿的何時的古?中國傳統古建築存在漫長發展演變的過程,不同歷史時期建築有不同的建築特點,如果不能夠很好的把握仿古建築的時代特徵,就會出現明清的構件出現在秦漢的建築上這樣“張冠李戴”的錯誤。所以把握仿古建築設計項目的時代特點乃是設計工作開展的第一要素。
中國古建築時代特徵演變的主因是審美傾向差異和民族文化的交融。中國建築史學對其發展過程有細致的介紹和宏觀的分期。目前學界將商周以後的建築藝術分爲三種典型的時代風格,也是在仿古建築設計工作中常涉及到的建築時代風格:

①秦漢風格。秦漢建築奠定了中國建築的理性主義基礎,布局鋪陳舒展,構圖整齊規則,同時表現出質樸、剛健、清晰、濃重的藝術風格。秦漢時期建築,除少數漢石闕石祠以外,無地面實物遺留到今天,但可以從石闕、石祠、磚石墓室、明器、畫像磚石和銅器了解其建築形象。
②隋唐風格。隋唐建築組羣序列開闊舒展,建築造型渾厚,裝飾華麗;表現出中外文化密切交匯的新鮮風格。隋唐建築從文獻記載和雕刻、繪畫中可反映其建築風貌,留存到今天唐朝佛教殿堂建築有山西五臺山南禪寺正殿和佛光寺正殿。
③明清風格。宋元建築在中國古建築隋唐風格和明清風格中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明清建築繼承了前代建築藝術規律,最後形成了中國建築藝術的典型風格――雍容大度,規制嚴謹,機理清晰,富於趣味。宋元至明清建築迄今均有遺存,尤其明清建築,遺存爲數衆多。爲我們開展仿古建築設計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實物例證。
中國古建築時代特點的演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對中國古建築歷史的研究和建築時代風格的熟知,在仿古建築設計工作中就可以避免出現時代錯位的硬傷,避免出現生拉硬湊和臆想產生的“四不像”作品,使仿古建築設計符合建築歷史發展的規律,雖然爲仿古建築,但能夠優秀反映體現古建築的風格特點和生命力。
下一篇:鬥拱——中國古建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