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機:0851-85586648手機:135-9501-7989聯系人:饒總郵箱:2329943692@qq.com網址:www.gzblww.com
地址:貴陽市觀山湖區陽關大道麒龍商務港B座15樓6號


顏色之於古人,是敏感又挑剔的。它是身份的象徵,所以大多熱烈高貴。它是雅致的情趣,所以時常又清冷純粹。當顏色遇上古建築,美,不可方物。
中國的傳統建築是一幅畫,注重色彩的藝術,北方的皇家建築,紅牆、紅柱、黃瓦彩畫,輝煌富麗,有若工筆重彩,滿眼北宋金碧;南方園林寺觀,白牆黑柱青瓦,平和淡泊,好似水墨寫意,全是南宋文人情趣。
中國古典建築色澤豔麗,顏色種類繁多,大面積色塊鋪墊對比,形成了獨特的中國味用色方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談談那些出現在古典建築中的色彩藝術……
古建色彩的來源
建築物的色彩很大程度上是由材質自身色彩傾向帶來的。磚瓦、石頭、金屬、木材等各有的原色,自然礦物質顏色如綠松石、碳、蛤蜊白、金、銀等。在常用的“五彩並舉”的混合結構中,便自然形成了多種色彩。地面上“中庭丹彩”就是本來燒制的紅磚的顏色。
建築中白色基臺和石欄杆,就是“漢白玉”或花崗巖的原色。屋面主要是磚瓦本身的顏色,灰色或者青灰色,牆身的磚則是燒制出得來的顏色。
至於黑色,大量的木材,用於取火,燒成的木炭爲黑色。泥土原有的土黃色,和茅屋屋頂農作物或其他植物(在此稱之爲“草”)幹枯後的顏色這裏也便有了幾種傳統主色紅(磚)、白(牆)、青(瓦)、黑(碳)、黃(草)。
顏料的發明,礦物質顏料、植物質顏料以及動物質顏料的提取技術的完善。從大自然中提取顏色是古人慣用技巧。建築色彩也主要體現在木材的油漆上、金屬的裝飾以及後期發明的琉璃建築材料上。
色彩運用特點
屋頂色彩中分爲:黃色(尤其是明黃)琉璃瓦、黃綠混全(剪邊)、綠色、綠灰混合、灰色陶瓦。
建築物牆身色彩:主要有紅、綠、棕等色。
構件色彩:梁枋、鬥拱、椽頭彩畫色調以青、綠爲主,間以金、紅、黑等色,柱子以紅色、綠色爲主。
古建築色彩發展史
1、唐代以前—材料本色
《周禮》記載:“以玉做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壁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皆有性幣,各放其玉之色。”
中國古代建築的色彩最初體現着自然的功能,唐代以前中國建築色彩以體現自然功能、材料本色爲主,沒有人工堆砌的建築施色。
2、唐代—顏色體現等級
中國古代建築到了唐代,才真正開始在建築上大量施用色彩作裝飾。唐代是中國歷史上建築發展的鼎盛時期,建築氣勢雄大,造型質樸,體態道勁。在唐代,建築有了統一的規劃,建築歸"禮部"管,因此有了等級制度的劃分。
黃色成爲皇室特用的色彩,皇宮寺院採用黃、紅色調,紅、青、藍等爲王府官宦之色,民舍只能用黑、灰、白等色。唐代盛行直欞窗,窗根上的紋樣有龜錦紋及花紋繁密的球紋等。
可以說,唐代是用色彩來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
3、宋代—色彩反映主流
唐宋一脈相承,宋代建築是唐代建築的繼承和發展。油漆在這一期開始大量使用,建築構件也開始趨向標準化,裝飾與建築的有機結合是宋代的一大特點。
宋代建築寺塔的裝飾尺度合理,建築顏色突出爲紅色,屋頂上或全部覆以琉璃瓦,或用琉璃瓦與青瓦相配合成爲剪邊式屋頂,彩畫和裝飾的比例、構圖和色彩都取得了一定的藝術效果,因而當時建築給人以柔和而燦爛的印象。
宋代建築的色彩充分反映了當時的主流文化,並且對之後中國建築裝飾文化的發展有着指導性的意義。
4、元代—風格秀麗絢爛
元代傳統建築藝術在各民族宗教和文化的碰撞下增添了許多新的元素,從西藏到大都建造了很多喇嘛教寺院和塔,帶來了一些新的裝飾題材與雕塑、壁畫的創作。
元代宮室建築在承襲唐宋建築風格的傳統下,建築裝飾紋樣傾向平實、寫實的路線,宮殿建築的色彩和圖案爲精密研究,風格秀麗且絢爛。
5、明代—色彩細致華麗
明初立國南京,主要仰賴江南工匠,所以形成了嚴謹、工麗、清秀、典雅的明代建築風格,頗具江南藝術的風範。此時,官式建築已經高度標準化、定型化。房屋的主體部分,亦即經常可以得到日照的部分,一般用暖色,尤其愛用朱紅色;格下陰影部分,則用綠藍相配的冷色,形成悅目的對比。
6、清代—油漆彩畫盛行
到了清代,顏色使用越來越復雜,建築越來越突出裝飾性,這一時期最突出的就是"油漆彩畫"。圍繞彩畫形成了一系列與建築文化相關的內容,彩畫某種功能演化成裝飾。
清代官式建築以金龍合璽爲最榮貴,雄黃玉最賤。宮殿地位最重要,色彩也最強烈;依次爲壇廟、陵墓、廟宇,色彩的強烈程度也遞減而下:民居最普通,色彩最簡單,其建築一般不施彩畫,即使有的也只在梁枋交界處畫“箍頭”。
4、色彩的應用
《營造法式》中,對中國古代建築的色彩應用曾有這樣的描述:“色調以藍、綠、紅三色爲主,間以墨、白、黃。凡色之加深或減淺,用疊暈之法。其方法亦自唐至清所通用也。”色彩及其描繪的場景已遠遠超越了單純的視覺藝術範疇,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它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載體。
【朱紅】
一門一窗一宮牆,它是時光裏的美人,駐足忘返。
紅色在中國古建築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傳統文化中一直被視爲喜慶的正色,寓意莊嚴、幸福、吉祥。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故宮。故宮內使用大量紅色,包括宮牆,宮門、立柱、窗欞等。人們都說,最美不過故宮紅。
紅牆金瓦,花枝楹梁,白石拱橋,碧水流年……這是故宮給人的一貫印象。而這滿目的紅,便是故宮最好的形象代言。
【明黃】
帝王御用之色。如太陽般耀目,獨尊不可逾越。
黃色是五色之一,《周易》裏有“天玄而地黃”,在古代陰陽五行的學說當中,將五色與五方、五行相配,土居中,故黃色爲中央正色。土地是國家的象徵,因而又用黃色來代表皇帝的權力。像故宮古建築中,大部分尤其是位於中軸線的重要建築,屋頂的瓦都是黃色的。
【寶藍】
低調與囂張並存,明朗卻不失貴氣。
這是一種理想之藍、絕對之藍,其明淨空曠往往使人迷失其中,同時摻雜着一抹神祕、虛空、澄澈的韻味。
中國古典建築中的藍象徵藍天,是最接近天空的顏色。由於其神聖與虛空的氣質,藍色常用於中國古代的祭祀與宗教建築中,多以藍琉璃瓦與油漆彩繪的形式出現。
【黛綠】
萬裏好山春黛碧,一溪流水暮霞紅。
漢代時期,青綠色象徵青龍,代表東方,是太陽升起的方向,一派生機。這種思想一致延續到清末,例如故宮東部區域的建築羣,主要是皇子們生活的地方,屋頂瓦面顏色就以綠色爲主,寓意皇子們猶如草木萌發,生機無限。
綠色也多用於構件彩繪與室內頂部的藻井,如果有機會探訪古建築,別忘了要抬起頭,感受這精妙絕倫的飛龍在天,感受這一抹驚豔的綠色。
【玉灰】
一縷清澈魂,任憑風吹塵土,堅定清白。
灰,介於黑白之間。既不高高在上,也不顯得過於純粹。
漢白玉石,皖南古村,江南水鄉,青磚灰瓦,共同渲染出中國古典建築的朦朧之美。耐看,不浮躁,恰到好處,灰色有自己遺世獨立的氣質。
藍天黃瓦、綠檐紅柱、白臺基灰地面,各種色彩巧妙對比運用,給人以雄偉、壯麗的整體感受。
中國古代建築的色彩運用,自由靈活、變幻無窮,其精湛的建築施色技術、特有的藝術視覺和美學追求,展示了中國工匠對色彩藝術獨特的審美眼光,也彰顯了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在世界建築藝術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 ... .... ... ....文章來源:古建家園
原文鏈接:https://news.gujianchina.cn/show-8685.html